冷卻塔在抗生素發酵工藝中遇到的問題及處理方法
玻璃鋼冷卻塔在抗生素發酵工藝中遇到的問題及處理方法;冷卻塔在水的循環利用中發揮著降低水溫、保證工藝要求的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常見的冷卻塔有逆流式、橫流式、噴射式、蒸發式4種。逆流式冷卻塔主要由風機、收水器、噴淋裝置、填料、鋼結構、百葉窗、集水池、外殼、風筒等部件組成。
某制藥公司有4臺標準型的逆流式玻璃鋼,型號為DBNL3—500,為抗生素發酵提供26℃左右循環冷卻水。2006年曾對冷卻塔進行了大修,更換了全部的填料,填料為斜交錯填料。循環水質未進行任何處理。
2009年3月份以來,該制藥公司抗生素生產車間提出循環冷卻水溫較高且不穩定,影響了抗生素的生產。多年來,對循環冷卻水水溫提出異議多在環境溫度最高的6、7、8三個月,在3月份提出水溫高還是第一次。
1、原因分析
隨機抽查3-4月份的運行記錄,并對一組運行數據進行了分析。
當日濕球平均溫度20℃,冷卻塔的3個技術指標分別為:
△t=1.13℃,冷幅Δt’=7.56℃,冷效Ε=0.149。
將以上數字與標準型冷卻塔設計參數(表1)相比較,可以看出冷卻塔運行效果不佳,喪失了大部分冷卻能力,性能劣化。
因為在2006年對冷卻塔進行了的大修,更新了全部的填料,短短的3年時間就出現了這么嚴重的問題,原因究竟是什么?
經檢查得知:抗生素生產工藝和產量沒有變化,環境溫度與以往變化不大,冷卻塔風機、上塔泵運行參數也正常,分析認為問題可能出在填料上。
冷卻塔內共填充了約32m3斜交錯填料。檢查時發現單層填料間充滿了約40mm厚的污垢,在污垢中間有兩排交錯的直徑約10mm的不規則水流孔,填料和污垢黏合在一起,需用洋鎬才能將填料和污垢挖出來,造成填料徹底報廢。每一個塔清理的污垢約8m3。
因此可以得出結論:冷卻塔性能劣化是因為填料間充滿了大量的污垢,使得填料上根本不能形成水膜,而是形成一股股水流,嚴重影響了水氣的熱質交換,造成冷卻塔冷卻性能的大部分喪失,致使出水溫度上升。由于冷卻塔功能的喪失,環境溫度變化成了決定出水溫度的最主要的決定因素,出水溫度隨環境溫度上下變化,這就是抗生素車間反應的出水溫度不穩定的原因所在。
2、污垢的來源
由于冷卻塔水系統與大氣相同,空氣中的塵土、雜物、細菌等都會進入水系統,微生物大量繁殖,形成生物粘泥。同時,循環水中的溶解鹽不斷濃縮,使水的硬度不斷增加。以上是水垢形成的一般原因。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,此冷卻塔運行不足三年卻形成了罕見的污垢,初步判定可能是抗生素車間在2007年發生跑料而造成循環水污染形成的污垢。
3、處理辦法
更換填料,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。為了解決和防止下一次填料時的更換困難,同時探索采用更新的填料,提高冷卻塔性能,我們使用了一種新型S型淋水填料。
該填料具有表面積大、親水性好、風阻小、散熱系數大、熱力綜合性能好、使用壽命長等特點,可根據冷卻塔的實際尺寸,將單片組裝成不同尺寸長方體的填料組裝單元。
S型淋水填料單片板面上下成S型有凸臺梯形波,以凹凸粘接點粘接組裝,單片長度500~5000mm,寬度500~1000mm,片厚0.40±0.05mm。
但是,這種填料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點:(1)單片與單片之間的波形一定要呈斜交錯形式,這樣才具有良好的熱力阻力;(2)長方體的填料組裝單元,最適合與方形塔相匹配,與圓形冷卻塔圓周會形成縫隙,需根據間隙的大小用不同數量的單片填料填充;(3)一旦填料堵塞,不易清理。堵塞嚴重時,需要整體更換,會增加成本。
4、處理后的效果
隨機抽取更換填料后的運行記錄,在并對一組運行數據進行分析。
當日濕球平均溫度為24℃,冷卻塔的技術指標分別為:△t=3.37℃,Δt’=2.51℃,Ε=1.34。
可以看出,經過處理后的冷卻塔性能已經恢復;熱工性能達到設計參數,在實際生產中可以滿足抗生素發酵工藝要求。
5、結論
(1)循環冷卻水價格低廉。玻璃鋼冷卻塔結構簡單,操作簡單。因此,往往不為人們所重視,其實在生產中,它對保證工藝要求有著重要意義,而且也是產品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,同時在節約水資源,保護環境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
(2)冷卻塔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及時對運行數據進行分析,特別是對3個技術指標進行分析,發現異常應及時分析查造原因,并進行針對性處理。
(3)填料是冷卻塔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冷卻塔熱交換的主要部件,其質量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冷卻塔的冷卻能力,與冷效高低相關密切,應加強對填料的管理,定期進行檢查、清理、更換。 據相關數據顯示,填料產生的降溫達到整個塔降溫的60%~70%。它一般由凸凹不平的聚氯乙烯波紋板制成,親水性能良好,保證水在填料上形成水膜和水滴,而不是水流,增強水氣交換面積,延長水氣交換時間,保證冷卻效果。
(4)循環水的水質管理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。
【返回 】